一、湖北武穴农村结婚有那些习俗?
大喜之日
结婚前夕
祭拜: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,告知有婚事要举行。
安庆礼:依八字、房屋座向……拜母床。
结婚当天
祭祖:男方出门迎娶前,应先祭祖。
迎亲: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,六的倍数最佳。
燃炮: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。
食姐妹桌: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,表示别离,大家要说吉祥话。
请新郎:礼车至女家时,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,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,再进入女家。
讨喜: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,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,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,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,喻长长久久。
盖头纱:新郎予捧花后,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。
拜别: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,新娘叩拜父母道别,新郎行鞠躬礼即可。
出门: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,进入礼车。
礼车: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,根上挂著萝卜,意有头有尾。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。
敬扇:新娘上礼车前,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。
不说再见: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,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。
泼水:新娘上礼车后,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、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,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,并祝女儿事事有成、有吃有穿。
掷扇:礼车启动后,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,谓弃坏性子;掷扇后应哭几声,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。
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,青竹连根带叶,竹端系猪肉一片,防邪神白虎。
燃炮:一路燃放礼炮,车抵男方家门时,家人应燃炮竹。
摸橘子: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,新娘轻摸橘子,并赠红包答礼。
牵新娘:新娘下礼车时,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,并扶持新娘入厅。
忌踩门槛:门槛代表门面,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。
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。
敬茶: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。
拜天地:新人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相拜,送入洞房。
进洞房:以竹筛覆床,桌上置铜镜压惊,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,谓两人同心,并求日后生男。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,合饮交杯酒、吃甜汤,象征早生贵子。
忌坐新床:婚礼当天,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。
观礼喜宴:宴请客人,同时举行观礼仪式。
送客: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。
吃茶: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。
闹洞房。
二、农村婚礼新习俗---闹伴娘
应该制止。不过说都是喜事,大家逗着乐吧
三、为什么农村那么看重结婚的礼节?
因为这是传统,结婚那就是广而告之,领证了谁知道?但是你办婚礼了大家就都知道了
一种风俗习惯吧,一些传统习俗还是要保留一下。
彰显家主人丁兴旺,后继有人
农村有传统的当地结婚风俗,也注意婚礼的重要性。
农村很多人是延续过去封建的传统的礼教,到了现代农村的结婚礼节就越来越淡薄了
还不是农村人看重,而是城里面的人更注重结婚彩礼多少
祖辈留下的病毒,按部就班的跟风
四、农村结婚有哪些风俗禁忌?一般来说有这六种
农村保留着的这些传统风俗,随着发展许多看起来有些古板、不尽人意。但入乡随俗,人与人讲究相互尊重,就算反感也尽量不要做触犯别人禁忌的事。因为这些婚礼习俗无外乎都是取一个美好吉祥的寓意,以表达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。
所以不管是新人还是参加婚礼的宾客都要先了解一下哦~
1.新娘子离开家时姑姑,嫂子不能送
结婚当天,新娘子出门时,姑嫂均要回避,不能相送;因为“姑”跟“孤”同音,而“嫂”跟“扫”同音,都是不吉利的词汇。还有新娘子离开娘家时,哭得愈厉害愈好,取“哭发哭发,不哭不发”的意思。
2.喜冲喜
在迎娶途中,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,叫“喜冲喜”,会抵消彼此的福份,所以必需互放鞭炮,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,以化解之。(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,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,可互相相视祝贺代替放鞭炮。)
3.新娘衣服上不能有口袋
新娘出门进门的讲究,新娘衣服上非常忌讳有口袋,因为会带走娘家的财运。婚礼的当天,新娘千万不能穿旧鞋,所有的鞋子必须是新的。而且要注意的是,新娘会因婚纱过长走路不稳,注意千万不要踩到新郎,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,因有羞夫之意。
4.孕妇不参加婚礼
对于孕妇不参加婚礼的禁忌说法就很多了。有的说法是,古时候的人们封建迷信,认为新娘新郎身上会有喜神降临,而孕妇的身上会有胎神降临,人们认为这两位神不能相遇,相遇了就会相冲,对双方的人都不好。也有的说法是说婚礼上很乱,怕孕妇遇到什么突发事件,因此为了孕妇的安全还是不去为好。
5.热丧之人应避开婚礼
热丧之人,指的是直系亲属去世不久的人。主要是两个原因:01.热丧之人参加婚礼,是对逝者的不敬。02.热丧之人身带重孝,恐将不吉气场带到婚礼现场,不仅对自己不利,也对新人不好。
6.蜜月不串门
新娘蜜月里忌到亲友家串门,因为蜜月里的新娘去别人家串门,被认为是不吉利的,这种不祥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。
在旧社会时期的农村,大家特别讲究这些。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,习俗都渐渐被人淡忘了。那像这类老风俗禁忌,你们那里还剩多少呢?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